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欢迎光临特一(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上海商报:特一 以“工匠精神”融入航空产业链

2015-07-02

民营科技企业特一公司专注于芳纶蜂窝复合材料细分领域,依托团队优势与资本耐力,勇闯大飞机配套行业“禁区”,通过几乎苛求的相关认证。在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中,特一成为中小企业的一个佼佼者。


201561214499984.jpg

      芳纶蜂窝: 大飞机的“瘦身专家”。 大飞机项目一直属于国家战略工程,从1980年“运10”试飞成功到国产大飞机“C919”预计2015年底首飞,国家在该领域持续探索了近40年,民用航空产业链逐渐形成闭环。令人振奋的是,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民营科技企业正在分享航空产业发展红利,顺应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潮流。

      特一(上海)新材料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生产的芳纶蜂窝复合材料即将通过中国商飞的相关认证,成为大飞机“C919”国内首家非金属材料合格供应商。其实,特一公司生产的芳纶蜂窝复合材料早已受到国际航空制造巨头的青睐,产品已经成功应用到空客最新机型A350上。

    芳纶蜂窝复合材料究竟有何奥秘?为什么受宠于空客与中国商飞?“蜜蜂的蜂巢采用了最少的蜂蜡,却占有最大的空间面积,而且结构稳定性最佳。在应用材料领域,蜂窝复合材料类似于连续排列的工字钢结构,以其极佳的抗压、抗弯特性和超轻型结构而闻名于世。芳纶蜂窝属于非金属仿生品,可在重量仅增加6%的情况下,刚度提高37倍,强度提高9倍。”特一公司生产总监季文忠介绍说。

     在航空领域,芳纶蜂窝是关键的非金属材料,被誉为飞机的“瘦身专家”:飞机每降低1公斤结构重量,起飞质量就可减少2至5公斤。上世纪70年代,美国波音公司747开始率先使用蜂窝材料,如今,欧洲空客与美国波音所有民航客机已全面使用这种更轻的芳纶蜂窝结构材料。



       特一优势:精益生产+持续改善。 航空级芳纶蜂窝的供应一直为欧美少数几家企业所垄断。航空企业客户需求的根本在于产品持续稳定的高品质。怎样尽快做到这一点,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对已有30多年历史的国际同行形成竞争力?这成为特一公司发展和生存的关键。

     “靠工匠精神。”特一公司负责人宫力迅给出了他的答案。“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就是‘死磕’,与品质、与损耗斤斤计较。可能是之前机会多,钱好赚,‘差不多就行’的习惯存在于大部分中国企业。这是目前国内制造业出现困境的根本原因。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出路一定是精细化管理。”宫力迅这样阐述道。

      作为一名资深的风险投资人,宫力迅有着成功的投资业绩。他说:“华为公司是我非常尊敬的公司。任正非讲过‘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这句话激励我投身制造业,与我的团队一起,走精益生产的路,努力打造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生产企业。”

     “中国商飞能选择特一,开展C919飞机芳纶蜂窝的认证,关键是看到我们在生产中坚持精益和持续改善,做到‘写、做、记’一致。”特一公司技术经理卫平介绍说。

      说到中国商飞的认证,特一团队有着很多感慨。从2013年3月正式签署相关协议,整个认证工作经历了2年多时间,其间就工艺控制文件修改了十几版,每一次都经过了反复的修改、补充、调整。

     “比较一些大公司,特一的场地不是最大的,厂房不是最新的,但特一能做到工艺要求严格执行,并依据数据结果,持续改善工艺细节或生产工装。这一点在我们接触到的大量企业中是不多见的,这也是我们选择特一作为合作伙伴的原因”。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工程师莫翔友介绍说。

     “‘工匠精神’反映在我们销售上,就是对于客户做到言出必诺。”特一公司销售总监王剑峰补充说,“在我们的样册上,航空级产品有4个规格,但上面仅列了两个规格产品数据。其实,这4种规格我们都做过,而且结果还不赖,但我们没有将数据展示出来,因为我们坚持只有样本量达到统计要求时,才能将数据列上去。产品数据我们会持续更新,即样本够一个就更新一个,而且必须经过验证,必须可以追溯。这是我们以航空标准对所有包括航空和非航空客户的承诺。”

      有了这种“工匠精神”,特一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吸收国外成熟经验,并在工艺创新方面形成起了自己的产品优势。


      迎接挑战:深度嵌入航空产业链。2011年筹划,2012年底投产,至今特一仍然处于净投入阶段。其挑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航空制造产业对于配套产品质量认证几乎苛求,时间要求基本是一个定量;另一方面,受制于成本压力,国内航空材料商用化的步子慢于国际同行,新材料替代传统材料还需要一个过程。

      航空产业进入门槛极高。以商飞认证来看,特一经过近3年时间才接近完成,而这在航空制造公司对于一个新材料供应商的认证史上,已创下了最快纪录。这个过程中,既要数据的支持分析,也要细节的不断改善。特一公司是在没有规模销售的情况下,通过在不同时间点生产多批次产品,满足了认证的相关需求。

      航空复合材料商用化步子慢。用非金属航空复合材料替代现有传统材料,尽管性能优势明显,总体解决方案会降低包括后续使用成本在内的总成本,但由于新材料售价较高,在目前国内产品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价格优势的大环境下,航空复合材料在非航空领域的应用步伐缓慢。同时,有经验的相关应用人才不多。特一的销售与技术人员,除了销售产品,更多的是在帮助潜在客户熟悉及用好芳纶蜂窝。

      虽然面临高额品质成本和应用技术不足的压力,特一公司坚持提倡“工匠精神”。这个被眼下许多人不屑一顾的概念,在公司领路人宫力迅看来,却是可以触摸的力量。特一团队对品质有着近乎“偏执”的态度,与产品死磕,实现产品的“零瑕疵”与“可追溯”,成为特一团队的一致追求。通过中国商飞认证,特一希望能够扩大新材料应用领域,并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国内航空产业链中来。

 

       专家点评:投身高科技制造业创业正当时               金福安 (博士)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历史经验让我们深刻领会这段话的含义: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德国依靠坚挺的制造业依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长期产业空心化,至今经济还在艰难复苏中。因此,美国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制造业回归”。 

      当前,我国制造业不但面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的挑战,而且由于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外资制造企业把生产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地,我国制造业还将面临高端制造业引不进来、低端制造业留不下来的尴尬境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鼓励在制造业领域的创业。 

      但现实是,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中,“年轻人都想当马云,没人愿意投身制造业”。离开了一大批创业者创办起来的中小企业,中国制造业的脊梁就难以挺起来。宫力迅们瞄准国家的重大产业布局,紧盯产业技术前沿,不畏艰难地执着于制造业领域的创业,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由制造到智造的希望。 

      目前,国内制造业领域的创业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机。首先,制造业技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产品数字化设计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等新技术大幅度降低了产品设计开发的成本,有利于中小型企业抓住小批量、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其次,劳动力素质更高,包括国内高校培养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位人才、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数量和规格更大更高。第三,“互联网+”让企业的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等变得更加简单易行。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制造业插上了两个翅膀,谁用得好就可以飞得更远,飞得更高。第四,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2009年启动创业板以来,绩优股多在高科技制造业。投资者对高科技制造业的信心更足,高科技制造类创业企业融资更加容易。特一公司近5年来在业绩一般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持续投入,就是很好的例证。 

      当然,相对于围绕互联网等网络技术的创业,制造业创业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扶持,这样才能赢得科技创新主战场的全面胜利。


我们 产品中心 产品 新闻中心 新闻 电话 邮件